怎樣設計大棚的棚形結構和走向?
大棚棚形結構和走向比較關鍵。棚形多為圓弧形,大棚較好的走向為坐北朝南,東西走向比較好,這樣冬季可以充分地接受日光的照射,提高棚室內的溫度。并且有利于通風,降低棚內濕度,減少病蟲害。棚大小8m標準棚,棚的長度不得大于45m。大棚結構中,鋼管的間距80cm為宜,間距不宜太寬,不然棚膜易被風吹掉。如果為連棟大棚,要求連棟位置要安裝排水的溝槽,以防止雨天雨水從連棟的位置滴人棚內,增加棚內的濕度,降低棚內的溫度。在建造大棚時,忌諱的是偷工減料。大棚結構中,鋼管的間距不能大于1m,如果鋼管間距大于1m,容易造成大棚棚膜被風吹的上下波浪狀翻滾,甚至被大風吹走,起不到保溫防寒的要求。
怎樣做好溫室大棚防雪措施?
1)加固棚室。
做好農作物防凍和對溫室大棚等重點部位的加固、防風工作。防止雪大使棚室壓塌(或變形)和大風掀棚的現象發生,確保棚室內作物的安全,并能正常生長發育。
2)除雪保棚。
雪后要及時清掃棚室積雪,減輕棚室負重,防止棚室變形、倒塌。
3)加膜增溫保暖。
對棚室作物要多層覆蓋,棚室外覆蓋草簾,棚室內掛二道幕、大棚內的小拱棚上蓋保暖布苫等覆蓋物進行增溫,或用煤爐加溫;有條件的地方,可用地熱線、電熱絲、、空氣加溫線或暖氣等加溫設施進行增溫,防止在棚作物的受凍。根據不同作物品種采取不同的控溫措施,如黃瓜的苗期低不得低于8C,結瓜期低不得低于10C;番茄.辣椒苗期低不得低于5C,結果期低不得低于8C。
4)采取補光措施。
可采用張掛反光幕補充光照或安裝電燈補光。
5)控制濕度。
及時清掃棚室四周的積雪,保證排水通暢降低棚內土壤濕度。盡量不澆水或少澆水,水分管理以維持為主,將溫室內濕度控制在85%以下。
6)防止“閃”苗。
連續陰雨雪天后突然轉晴后不要全部揭開草苫,防止剛度過災害性天氣的瘦弱秧苗突見強光,棚內溫度驟增,使秧苗加大水分蒸騰而發生萎蔫,應部分遮光降溫,待植株恢復生長后,再揭開,經過幾次反復,不再萎蔫后再全部揭開草苫。
7)防病治病。
低溫光照天氣,容易發生倒苗及葉部病害,應注意加強猝倒病、立枯病、灰霉病等病害的工作。及時用煙霧劑熏棚,防止病害發生蔓延??捎靡谎`或百菌清煙霧劑熏蒸。也可拌藥土撒在苗床上避免病害。
8)拔掉死苗。
及時拔掉受凍致死的幼苗,以免組織發霉病變,誘發病害。
9)補施肥料。
受凍作物可噴施容大豐、美洲星、世紀星等有機無機生態活性肥,促進植株盡快恢復生長。
10) 及時補種。
遭受嚴重低溫的,秧苗被凍死的,要及時利用設施條件重新種植或改種其他作物。
更多溫室大棚相關信息,請點擊:http://www.romeo-foxtrot.com/xinwendongtai/3.html